试卷总分:100 得分:0
2.中国政府公共关系最能反映其个性和本质的特点,就是服务。
4.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包括( )。
A.任意非随机抽样
B.随机抽样调查
C.政府外部公众调查
D.政府机构内部情况调查
3.公共关系主体的构成条件,是( )。
A.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员
B.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配置
C.必须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
D.必须具有一定的目标和功能
4.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工程师哈罗德·拉斯韦尔从信息论角度提出的数学传播模式:信源一传播者一信道(噪音)一接收者一目的地。
5.行政组织形象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构成,包括( )。
A.政府环境形象管理、政府传媒形象管理
B.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政府工作全面质量管理
C.政府政策形象管理、政府公务员形象管理
D.政府危机管理
6.与广告相比,政府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大,接受范围广,受信任程度高,但是其成本低廉,经济实用,被喻为免费广告。
7.构成政府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 )。
A.政府
B.传播沟通
C.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D.公众
9.宴请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常见的宴请形式有( )。
A.签字仪式、剪彩仪式、就职仪式
B.展览会和开放参观
C.奠基典礼、落成典礼、揭幕典礼
D.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进餐
9.( )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以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A.政府公共关系
B.信息传播
C.公共关系
D.政府沟通
10.发现问题是决定政府公共关系策划目标的前提。
11.在协调中塑造政府形象,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是中国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特色的突出表现。
17.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构成不包括( )。
A.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B.政府机构与公职人员的关系
C.政府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
D.政府上下级关系
13.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是( )。
A.调查民意、沟通公众、监视环境、整理信息
B.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果
C.调查、策划、传播和评估
D.文化程度、专业特长、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风貌调查
20.舆论反映的是少数公众的看法、意见和态度。
15.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16.政府公共关系的新闻宣传是指政府为了达到预定的公共关系目标,通过传播政府机构的有关信息,以影响公众意识和行为的社会活动,新闻宣传所依赖的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图片、网络等。
17.展示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主要包括( )。
A.典礼仪式
B.颁奖、授勋仪式
C.开放参观
D.各种类型的展览会
18.按政府对公众的态度分类,政府追求的公众,是指( )。
A.完全迎合政府的需要,对政府表示兴趣和交往意向的公众
B.符合政府的利益和需要,但却对政府不感兴趣、缺乏交往意愿的公众
C.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的政府公共关系公众
D.违背政府的利益和意愿、对政府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
19.公共关系目标效果评估的内容,是( )。
A.职工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B.组织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C.环境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D.领导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20.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
21.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既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又贯穿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22.公众舆论的基本功能,有( )。
A.制约权力行使
B.预警社会状况
C.促进人民参政议政
D.维护社会稳定
26.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包括( )。
A.座谈会
B.文献研究法
C.问卷调查法
D.访谈调查法
27.坚持公众导向原则要求做到( )。
A.要树立公众利益至上的观念
B.以形象效益为中心
C.政府公共关系策划要符合政府总目标
D.要努力寻求利益关系的热点
28.传播的障碍,主要有( )。
A.心理障碍、组织障碍
B.角色障碍、舆论障碍
C.习俗障碍、观念障碍
D.机械障碍、语言障碍
26.1923年,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上了纽约大学的讲堂是( )。
A.爱德华.伯尼斯
B.托马斯.马文
C.艾维.李
D.乔治.迈克尔利斯
27.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是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具体确定行政组织形象的总体框架和内涵,不包括( )。
A.确定行政组织形象标识
B.设立专职质量管理机构
C.确定行政组织形象目标
D.行政组织形象定位
28.( )年底,新华社两位记者以“政府形象”为题,报道了上海市实行廉政的情况,我国公共关系的热点开始进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
A.1988
B.1989
C.1986
D.1998
31.杂志传播信息的弱点是( )。
A.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B.时效短
C.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D.出版周期长、声势小、理解能力受限
30.以下不属于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原则的是( )。
A.客观真实原则
B.一对一原则
C.时效原则
D.针对性原则
31.政府向公众宣传政策、方针以影响公众言行的传播形式是( )。
A.新闻发布会
B.听证会
C.政府公益广告
D.参观与咨询
32.杂志传播信息的弱点是( )
A.时效短
B.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C.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D.出版周期长、声势小、理解能力受限
33.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政府如何有效应对负面舆情?( )
A.封锁信息源
B.及时回应并澄清
C.依赖法律手段压制
D.忽视并等待舆情自行消散
33.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政府如何有效管理内部沟通?( )
A.严格控制内部信息传播
B.建立内部沟通渠道和机制
C.依赖公关人员与内部人员的个人关系
D.忽视内部沟通,专注于外部公关
35.媒体在设计调查对象的方案时,忽略了受访对象的利益相关度和情绪问题,这是媒体调查的哪种误差?( )
A.调查方法的误差
B.调查对象的误差
C.调查手段的误差
D.调查结论的误差
36.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往往与哪些内部因素密切相关?( )
A.公关团队的专业能力
B.政府部门的协作配合
C.政府官员的公关意识
D.以上都是
37.城市形象展示的核心是城市的什么形象( )。
A.独特形象
B.对外形象
C.对内形象
D.优势形象
38.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是( )
A.调查、策划、传播和评估
B.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果
C.文化程度、专业特长、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风貌调查
D.调查民意、沟通公众、监视环境、整理信息
39.政府危机公关转危为机的策略中“做”的核心在于( )。
A.互动
B.思路
C.整改
D.难处
40.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主体是( )
A.各类企业
B.消费者
C.国际、国内的社会各界公众
D.政府机构及其政府公共关系部门
41.以下不属于政府危机公关的概念要素的是( )。
A.政府危机公关的主体
B.政府危机公关的内容
C.政府危机公关的时机
D.政府危机公关的功能
42.政府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传播媒介开
展宣传活动,这当中的公众属于什么类型模式( )。
A.公众互动型模式
B.公众参与型模式
C.公众潜在型模式
D.公众接受型模式
43.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是( )
A.企业公共关系机构
B.政府公共关系机构
C.政府公共关系人员
D.国家行政机关
42.20世纪( )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被引进我国。
A.70
B.60
C.90
D.80
45.城市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这一类活动属于什么活动?( )
A.节事活动
B.参观活动
C.新闻发布会
D.听证会
46.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政府如何有效管理媒体关系?( )
A.严格控制媒体报道内容
B.与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C.依赖公关人员与媒体的个人关系
D.忽视媒体报道,专注于政策执行
47.政府危机公关的所有活动,要从什么性质出发( )。
A.管制
B.缓解
C.斗争
D.服务
48.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
A.《有效的公共关系》
B.《公共关系学》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48.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政府应如何对待公众的批评?( )
A.严厉反驳
B.虚心接受并改进
C.忽视不理
D.压制言论
50.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核心内容是( )。
A.塑造政府形象
B.管理媒体关系
C.处理公众投诉
D.实现政策目标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