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线平时作业1-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现代外国环境法产生阶段的立法特征主要是(??)
A.针对环境污染实行控制立法
B.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完备阶段
C.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立法
D.针对国际环境问题立法
2.在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中,排污 制度上是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的主要手段
A.核准
B.注册
C.许可
D.备案
3.根据《节约能源法》规定,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 )制度。
A.室内温度控制
B.平衡室内外温度
C.使用节能电器
D.倡导环保
4.依照全国人大的决定,在有条件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健康公民每人每年应当义务植树
A.1棵
B.3棵
C.3-5棵
D.7-9棵
5.下列哪一项不是污染环境类犯罪的罪名( )
A.重大污染事故罪
B.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
C.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6.( ),使得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A.资源分布的地区域性差异总体性
B.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可再生性
C.整体性不可再生性
D.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许多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7.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础和方法标准
D.环境基准
8.下列属于WTO争端解决机制必经程序的是
A.统一性
B.系统性
C.外交取向性
D.司法取向性
9.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均具有明显的( )
A.普遍性和多样性
B.普遍性和综合性
C.广泛性和多样性
D.广泛性和综合性
1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环境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A.恢复原状
B.返还财产
C.排除危害
D.支付违约金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1.关于文化遗迹地考古发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出发掘计划报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B.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的考古发掘由国务院批准
C.水下文物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活动必须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D.外国国家、国家组织、外国人在中国管辖水域进行水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或发掘活动必须经国务院特别许可
E.水下文物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活动应当以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为目的
12.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当屋行下列义务
A.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按年度向生态环境主管报告排放情况
B.建立土污染隐患排査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
C.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并将监测数据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D.禁止建设新项目
13.我国对文化遗迹地的保护手段包括()
A.作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加以保护
B.划为单独的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加以特别保护
C.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D.划为单独的特殊区域加以保护
E.划分等级、重点保护
14.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氧化物
D.氟化物
15.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环境保护法所称“公害”的有()
A.恶臭气体
B.放射性物质
C.电磁波辐射
D.废水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6.含有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度物、生活垃圾可以用于土地复垦
17.行政合法性可以作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
18.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19.保护臭氧层不受污染物破坏也是大气保护的内容。
20.依据《行政许可法》,行政机关实施的许可事项可以分为四类。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