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春学期(高起本:1709-2103、专升本/高起专:1909-2103)《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价值观能够强化人的行为动机并对行为起引导作用,这体现了其()功能
A.反映认知
B.对组织的影响
C.组织教化
D.动机与导向
2.下列不是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是____
A.信息知识
B.欲望需求
C.社会因素
D.群体规范
3.“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的概念是指()
A.人力资本
B.智力资本
C.竞争资源
D.核心竞争力
4.下列关于科学管理表述正确的是( )
A.科学管理仅关注的是提高效率的措施
B.将工人视为工具,激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
C.在管理中科学研究与个人判断相并重
D.是管理者与员工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
5.表达了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的是____
A.工作满意度
B.组织承诺
C.工作涉入
D.组织认知
6.在提高沟通策略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A.渠道因素、制度因素、信息因素
B.文化因素、制度因素、信息因素
C.文化因素、渠道因素、信息因素
D.制度因素、信息因素、环境因素
7.下列关于压力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压力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各种疾病
B.压力会导致工作满意度及自信心的降低
C.压力越大工作绩效越低
D.压力会变成组织运行的障碍
8.大量事实表明,群体能够给予其成员巨大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采取与群体多数成员的言行保持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是()
A.大众行为
B.社会行为
C.自然行为
D.从众行为
9.组织行为学中把基于群体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称为()
A.任务型群体
B.利益型群体
C.友谊型群体
D.正式群体
10.在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B.被领导者的特点
C.领导的情境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关系
11.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____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12.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决定着人们从事职业种类的基本的“个性定向”有()
A.四种
B.五种
C.六种
D.七种
13.个体的社会化的途径包括()
A.社会教化与个体学习
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C.社会内化与个体学习
D.社会内化与个体教化
14.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共同的价值观
B.组织目标或宗旨
C.作风及传统习惯
D.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15.在“管理方格法”中,(1,1)方格被称为()
A.贫乏管理方式
B.任务型管理方式
C.乡村俱乐部型管理方式
D.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16.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班组
17.下列方式中无助于员工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冲突的是()
A.组织的价值观
B.支持性的信息渠道
C.固定工作制
D.合理的工作设计
18.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为群体承担义务的愿望的强烈程度的是____
A.群体规范
B.群体凝聚力
C.群体压力
D.从众行为
19.当下属成熟度较高时,而领导者对关系和人物的组合关心度较低,此时适合的领导方式是( )
A.命令式
B.授权式
C.说服式
D.参与式
20.有他人在场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____
A.群体凝聚效应
B.群体吸引效应
C.群体促进效应
D.群体影响效应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情绪的功能包括____
A.动机功能
B.调控功能
C.应激功能
D.信号功能
E.健康功能
22.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使用合作策略来处理冲突效果较好?____
A.当发现冲突双方都十分重要并且不能进行妥协或折衷时
B.当处理者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时
C.当处理者需要融合不同人的不同观点时
D.当处理者需要把各方意见合并到一起而达到承诺时
E.当发现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将超过它能获得的利益时
23.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他能激励下属达成目标并在其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为此,领导者应该做到____
A.对下属阐明组织目标与任务
B.对下属阐明工作任务的要求
C.引导职工达到目标
D.帮助职工扫清达到目标的障碍
E.帮助职工建立工作目标
24.领导行为是一种动态活动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
A.示范性
B.暗示性
C.激励性
D.互动性
E.环境适应性
25.导致心理失信的原因有
A.故意违反契约
B.雇员的警惕性
C.承诺内容的变化
D.对契约理解的不一致
E.组织结构的变化
26.下列关于组织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
B.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
C.拥有不断创新的理念是构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D.组织文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理念,而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内容与基础
E.组织文化保障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27.罗宾斯的压力理论模型中提到压力潜在来源中,其中与组织相关的因素是
A.任务要求
B.人际关系要求
C.组织结构
D.角色要求
E.组织领导作风
28.企业知识管理的措施是( )
A.建立知识企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B.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将企业建成知识型企业
C.建立知识管理和知识交流的设施与环境
D.设立企业知识主管和知识主管制度
E.建立学习型组织,创造有利于每位员工互相学习的气氛。
29.人格差异主要表现为()
A.情绪差异
B.认知方式差异
C.气质差异
D.态度差异
E.性格差异
30.情绪的功能包括()
A.动机功能
B.调控功能
C.应激功能
D.信号功能
E.健康功能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个人间的差异性构成了一个人的风格,使得他与其他人的不同。
32.共同的追求或目标反映了个体追求的方向,且只有依靠群体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
33.遗传是指那些受基因决定的因素
34.信息监控使管理者获得了大量关于员工工作内容的信息,包括工作本身的信息及员工在工作场所的信息,对这些信息本身的使用存在很多争议。
35.人力资源的观点是一种发展的观点。强调人是所有组织、所有社会的核心资源,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以获得更强的能力、更多的创造、更大的成就。
36.一般来说,只有最强烈的需要可以引发行为,这种动机称为强势需要
37.赫兹伯格认为,传统的满意与不满意的观点是不确切的
38.小型群体指群体成员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各层次的组织机构,以间接方式取得联系的群体
39.行为科学成为对企业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员工的需要、动机、个性、情绪、态度,特别是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40.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教授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41.在熊彼特的定义中,创新和新结合是其核心含义。
42.要改变个体的态度,首先要改变个体的有关行为,可以通过引导个体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在活动中转变原先态度,形成新的态度
43.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情感距离,更愿意操纵和说服别人,相信结果能为手段辩护
44.成功的推销员通常是A型个性
45.沟通主体的信息过滤,选择性的接受,语言理解的困难、缺乏沟通技巧等因素,都构成了沟通障碍,也成为冲突的潜在原因。
46.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以便产生清晰的知觉,这就是知觉选择。
47.命令型群体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还可能跨越直接的命令关系。
48.组织中不同群体追求的目标不同时,会增加了冲突出现的可能性。
49.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定义个性包括的假定为“人会怎样影响别人,这主要取决于他的外形(如身高、体重)和行为”。
50.大多数新创企业都计划仅在公司财力能承受时才吸收其他团队成员,所产生的问题是当新创企业寻求风险投资或要求严格的私人投资者时,现有团队配置越完善,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评价就越高,企业所要分出的所有权就越少。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