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春西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资料答案】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毕业论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发布时间:2023/1/30 23:11:22来源:admin浏览: 0 次

西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0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2.辩证的同一是()。

A.指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B.不包含差别的绝对同一

C.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D.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据媒体报道,十二生肖中猴子受到很多人喜欢,受此影响,猴年开年后一些医院的产科门诊和病房里的孕产妇同比翻番,迎来首个生育小高峰。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联系具有客观性,想象的联系不是事物固有的联系

B.联系具有普遍性,猴子生肖确实能带来好运

C.联系具有客观性,猴子生肖能决定人的命运

D.联系具有多样性,猴子生肖会影响人的命运


5.刻舟求剑的做法错在忽视了()。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物质运动也有静止的状态

C.运动是物质的唯—特性

D.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6.认识论方面,关于人的意识能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认识的主体实现对于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这个过程更加证明下列观点中的()。

A.认识是一个从头脑中不断生发出来的过程

B.认识是把外部世界机械的搬进人脑的过程

C.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从而获得关于外部客观世界的了解

D.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7.“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A.自觉能动性

B.物质性

C.客观性

D.社会历史性


8.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哥德尔不完备定律、非欧几何学这些理论证明了牛顿经典物理学、传统代数与几何思想的错误之处,但是我们却在今天依然要学习它们,这是由于()。

A.这些理论虽然被证明错误,但是这些伟人的精神依然值得学习

B.这些理论的错误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真理

C.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D.真理其实就是谬误,所以学什么都是一样的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B.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D.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1.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遍接入,使大量数据的获取、聚集、存储、传输、处理、分析等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联系分别地、具体地加以研究,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各行各业的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联系具有多样性

C.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D.数据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1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人民性和发展性


13.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C.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

D.《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4.在认识论方面,关于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思想,分别是()。

A.主张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带有一定创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认为人们在认识外物的世界完全被动的旧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一切认识都是人的内心的主观创造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认为世界时完全不可能认识的不可知论观点


15.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


17.真理是一元的,价值也是一元的。


18.“自由不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说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9.联系的普遍性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20.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说人类只能认识现存的事物,对尚不存在的事物和观念是无法预测的。


21.顺应自然就是不要对自然的事物做任何改动。


2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静”是指事物的绝对不动、完全静止。


23.真理与谬误的区别的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谬误是主观与客观相背离。


24.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25.新事物没有保留旧事物中的任何因素,具有全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业咨询 论文咨询
    微信客服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