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2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X》在线平时作业3【资料答案】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毕业论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发布时间:2022/10/22 21:16:29来源:admin浏览: 8 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X》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2.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表明(   )

A.一种内容只和一种形式相联系

B.新形式只能为新内容服务

C.旧形式只能为就内容服务

D.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3.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      )

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4.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5.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7.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9.“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

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D.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10.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规律是主观的,没有普遍性

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社会规律没有重复性

C.自然规律无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11.“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众多企业和银行机构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控企业和银行


12.“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决定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

D.历史循环论观点


1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4.社会意识是()

A.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对政治状况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D.人民群众愿望的表现


15.在资本运动中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本是 (      )

A.流动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产业资本


16.“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1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B.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18.人生理想是人为自己设定并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是人所憧憬和向往的美好未来,其根基是()

A.个人的政治态度

B.个人的主观意志

C.个人的文化素质

D.现实的社会实践


19.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0.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D.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22.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

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

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

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


23.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C.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D.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24.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

A.目的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

B.手段包括非经济方式

C.更加激烈

D.范围不断扩展


25.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业咨询 论文咨询
    微信客服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