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22春平时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2.现象之间的相关密切程度愈高,则相关系数愈接近于( )
A.0
B.0.3____0.5
C.0.8____0.9
D.±1
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状况进行了解,统计总体是( )
A.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
B.每个工业企业
C.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4.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5.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6.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
A.工人出勤率
B.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C.每百元产值利税额
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7.若变量x增加时,变量y的值减少,那么变量x和y之间存在着(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直线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
8.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项目
C.调查单位
D.填报单位
9.推论统计学产生于20年代之后,其创始者是( )
A.费舍
B.高斯
C.皮尔逊
D.拉普拉斯
10.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1.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12.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调查可以分为( )
A.经常性调查
B.专门调查
C.非全面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阶段性调查
13.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人均粮食产量
D.人均粮食消费量
E.人口自然增长率
14.调查单位是()
A.需要调查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15.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
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
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
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17.统计分析中的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18.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19.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20.在计算样本容量时,成数方差P(1-P)在完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可用成数方差P(1-P)的极大值0.5×0.5来代替 ()
21.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填报单位。( )
2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23.某地区医生人数逐年增加,2005年,2006年,2007年各年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8%,18%,15%.该地区三年来医生人数共增长了41%(8%+18%+15%).()
24.两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且相关的密切程度显著时,才能拟合回归方程yc=a+bx。()
25.次数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