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21秋《方剂学Z》平时作业7【标准答案】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毕业论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发布时间:2022/4/11 20:52:51来源:admin浏览: 71 次


北京中医药大学21秋《方剂学Z》平时作业7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吴茱萸汤和理中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干姜

B.大枣

C.白术

D.吴茱萸

E.人参

答案:E


2.恶寒发热,头痛,胸脘满闷,呕吐,泄泻舌红,舌苔白腻者,治宜选用:

A.六君子汤

B.藿香正气散

C.健脾丸

D.平胃散

E.参苓白术散

答案:B


3.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治宜选用:

A.泻白散

B.葛根芩连汤

C.半夏泻心汤

D.麻杏石甘汤

E.白虎加人参汤

答案:C


4.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之失眠多梦,心烦神乱,舌红,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A.犀角地黄汤

B.天王补心丹

C.朱砂安神丸

D.青蒿鳖甲汤

E.清营汤

答案:B


5.赤白痢疾,或食积内停,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者,治宜选用:

A.枳实导滞丸

B.健脾丸

C.木香槟榔丸

D.半夏泻心汤

E.保和丸

答案:C



6.金匮肾气丸方中用量最大的药味是:

A.山萸肉

B.干地黄

C.山药

D.附子

E.肉桂


7.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用意是:

A.温阳活血

B.温阳通脉

C.散寒止痛

D.温经散寒

E.温阳化气


8.治疗湿热蕴结膀胱所致之热淋,宜用何方:

A.八正散

B.小蓟饮子

C.猪苓汤

D.六一散

E.导赤散


9.被俞嘉言称之为“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A.防风通圣散

B.再造散

C.败毒散

D.补中益气汤

E.黄芪建中汤


10.由逍遥散化裁为黑逍遥散属于:

A.剂型更换的变化

B.药物配伍的变化

C.以上都不是

D.药味加减的变化

E.药量加减的变化


11.组成药物中含有人参、丹参、玄参的方剂是:

A.清燥救肺汤

B.天王补心丹

C.清营汤

D.百合固金汤

E.养阴清肺汤


12.半夏泻心汤所治病证是由:

A.大柴胡汤证误下所致

B.白虎汤证误下所致

C.麻杏甘石汤证误下所致

D.桂枝汤证误下所致

E.小柴胡汤证误下所致


13.将中药“十种”衍化成“十剂”的方书是:

A.《太平圣惠方》

B.《圣济经》

C.《医方考》

D.《圣济总录》

E.《 药对》


14.四逆散的组成药物是:

A.柴胡 芍药 当归 甘草

B.柴胡 芍药 川芎 甘草

C.柴胡 芍药 桔梗 甘草

D.柴胡 芍药 枳壳 甘草

E.柴胡 芍药 枳实 甘草


15.川芎茶调散适宜治疗:

A.肝风头痛

B.痰厥头痛

C.伤风头痛

D.气虚头痛

E.血虚头痛


16.竹叶石膏汤与麦门冬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竹叶 麦冬 半夏

B.麦冬 半夏 人参

C.石膏 知母 甘草

D.竹叶 石膏 麦冬

E.石膏 粳米 甘草


17.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明理药方论》

D.《太平圣惠方》

E.《药对》


18.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明理药方论》

D.《太平圣惠方》

E.《药对》


19.中国医学史上首创方论的医学家是:

A.汉·张仲景

B.明·张景岳

C.晋·王叔和

D.唐·孙思邈

E.金·成无己


20.中国医学史上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家是:

A.汉·张仲景

B.明·张景岳

C.晋·王叔和

D.唐·孙思邈

E.金·成无己


21.宋代由翰林医官院组织编著的方书是:

A.《伤寒杂病论》

B.《外台秘要》

C.《太平圣惠方》

D.《千金翼方》

E.《小儿药证直诀》


22.宋代王焘编著的方书是:

A.《伤寒杂病论》

B.《外台秘要》

C.《太平圣惠方》

D.《千金翼方》

E.《小儿药证直诀》


23.第一部开始剖析方剂理论的方书是:

A.《医方考》

B.《普济方》

C.《医方集解》

D.《医学心悟》

E.《伤寒明理药方论》


24.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是:

A.《医方考》

B.《普济方》

C.《医方集解》

D.《医学心悟》

E.《伤寒明理药方论》


25.属于和法的方剂是:

A.左金丸

B.二陈汤

C.半夏泻心汤

D.杏苏散

E.四物汤


26.属于消法的方剂是:

A.左金丸

B.二陈汤

C.半夏泻心汤

D.杏苏散

E.四物汤


27.属于下法的作用是:

A.消食导滞

B.凉血解毒

C.荡涤肠胃

D.祛寒回阳

E.宣壅开郁


28.属于温法的作用是:

A.消食导滞

B.凉血解毒

C.荡涤肠胃

D.祛寒回阳

E.宣壅开郁


29.属于消法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左金丸

C.五苓散

D.杏苏散

E.银翘散


30.属于下法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左金丸

C.五苓散

D.杏苏散

E.银翘散


31.“八阵”出自:

A.《医学心悟》

B.《医方集解》

C.《景岳全书》

D.《外台秘要》

E.《成方切用》


32.“八法”出自:

A.《医学心悟》

B.《医方集解》

C.《景岳全书》

D.《外台秘要》

E.《成方切用》


33.首先将方剂分为二十二类有医书是:

A.《成方便读》

B.《成方切用》

C.《医方集解》

D.《圣济经》

E.《祖剂》


34.将中药“十种”引申为方剂“十剂”的医书是:

A.《成方便读》

B.《成方切用》

C.《医方集解》

D.《圣济经》

E.《祖剂》


35.属于宣剂的是:

A.麻黄汤

B.白虎汤

C.瓜蒂散

D.九仙散

E.四逆散


36.属于轻剂的是:

A.麻黄汤

B.白虎汤

C.瓜蒂散

D.九仙散

E.四逆散


37.属于“使药”的含义是:

A.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

C.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物

D.对方中诸药有调和作用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


38.属于“君药”的含义是:

A.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

C.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物

D.对方中诸药有调和作用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


39.属于“佐制药”的含义是:

A.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B.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C.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D.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E.针对主病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药物


40.属于“佐助药”的含义是:

A.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B.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C.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D.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E.针对主病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药物


41.由桂枝汤变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属于:

A.药味增减变化

B.药量增减变化

C.剂型更换变化

D.药物配伍变化

E.以上均不是


42.由理中丸变为人参汤是属于:

A.药味增减变化

B.药量增减变化

C.剂型更换变化

D.药物配伍变化

E.以上均不是


43.属于丸剂的特点是:

A.制作简便

B.药效持久

C.味道可口

D.不受食物的影响

E.便于随证加减


44.属于汤剂的特点是:

A.制作简便

B.药效持久

C.味道可口

D.不受食物的影响

E.便于随证加减


45.制作简便的剂型是:

A.汤剂

B.丸剂

C.散剂

D.膏剂

E.丹剂


46.不便于携带的剂型是:

A.汤剂

B.丸剂

C.散剂

D.膏剂

E.丹剂


47.越鞠丸是属于:

A.蜜丸

B.水丸

C.糊丸

D.滴丸

E.浓缩丸


48.麻子仁丸是属于:

A.蜜丸

B.水丸

C.糊丸

D.滴丸

E.浓缩丸


49.旋复花宜 :

A.先煎

B.后下

C.单煎

D.包煎

E.冲服


50.牛黄宜:

A.先煎

B.后下

C.单煎

D.包煎

E.冲服


51.应包煎的药物是:

A.生石膏、代赭石

B.薄荷、砂仁

C.赤石脂、车前子

D.羚羊角、西洋参

E.生藉汁、沉香末


52.应单煎的药物是:

A.生石膏、代赭石

B.薄荷、砂仁

C.赤石脂、车前子

D.羚羊角、西洋参

E.生藉汁、沉香末


53.补益药宜:

A.食前服

B.食后服

C.临卧服

D.空腹服

E.五更服


54.病在上焦,宜:

A.食前服

B.食后服

C.临卧服

D.空腹服

E.五更服


55.通常治疗寒证服用汤剂可以:

A.寒药冷服

B.热药热服

C.寒药热服

D.热药冷服

E.以上均非


56.治疗寒证的反佐服法是:

A.寒药冷服

B.热药热服

C.寒药热服

D.热药冷服

E.以上均非


57.服用含土茯苓的方剂,应忌食:

A.萝卜

B.茶叶

C.河豚

D.糖

E.食盐


58.服用荆芥时应忌食:

A.萝卜

B.茶叶

C.河豚

D.糖

E.食盐


59.桂枝汤的功用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D.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E.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60.小青龙汤的功用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D.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E.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61.功用为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败毒散

C.再造散

D.参苏饮

E.桑菊饮


62.功用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败毒散

C.再造散

D.参苏饮

E.桑菊饮


63.吴鞠通所称的辛凉轻剂是指:

A.白虎汤

B.银翘散

C.桑菊饮

D.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E.清营汤


64.吴鞠通所称的辛凉平剂是指:

A.白虎汤

B.银翘散

C.桑菊饮

D.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E.清营汤


65.参苏饮的功用是:

A.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B.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C.辛凉宣肺,清肺平喘

D.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E.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66.止嗽散的功用是:

A.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B.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C.辛凉宣肺,清肺平喘

D.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E.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67.小青龙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B.风温袭肺,肺失清肃

C.感冒风寒,郁而化热

D.阳气虚弱,外感风寒

E.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


68.参苏饮主治证的病机是:

A.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B.风温袭肺,肺失清肃

C.感冒风寒,郁而化热

D.阳气虚弱,外感风寒

E.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


69.桑菊饮主治证的病机是:

A.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B.风温袭肺,肺失清肃

C.感冒风寒,郁而化热

D.阳气虚弱,外感风寒

E.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


70.止嗽散的君药是:

A.人参、苏叶

B.羌活、独活

C.紫菀、百部

D.荆芥、桔梗

E.麻黄、桂枝


71.败毒散的君药是:

A.人参、苏叶

B.羌活、独活

C.紫菀、百部

D.荆芥、桔梗

E.麻黄、桂枝


72.某患者,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疗宜选用:

A.桑菊饮

B.银翘散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加减葳蕤汤

E.以上均不宜


73.某患者,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治疗宜选用:

A.桑菊饮

B.银翘散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加减葳蕤汤

E.以上均不宜


74.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荆芥穗,竹叶

B.淡豆豉,牛蒡子

C.薄荷,芦根

D.半夏,甘草

E.桔梗,杏仁


75.小青龙汤与参苏饮两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荆芥穗,竹叶

B.淡豆豉,牛蒡子

C.薄荷,芦根

D.半夏,甘草

E.桔梗,杏仁


76.桂枝汤主治:

A.外感风寒表虚证

B.外感风寒表实证

C.阴虚外感风热证

D.外寒内饮证

E.风邪犯肺证


77.止嗽散主治:

A.外感风寒表虚证

B.外感风寒表实证

C.阴虚外感风热证

D.外寒内饮证

E.风邪犯肺证


78.大承气汤的功用是:

A.泻热逐水

B.轻下热结

C.缓下热结

D.攻逐寒积

E.峻下热结


79.三物备急丸的功用是:

A.泻热逐水

B.轻下热结

C.缓下热结

D.攻逐寒积

E.峻下热结


80.温脾汤的功效是:

A.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B.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C.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D.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E.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81.济川煎的功效是:

A.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B.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C.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D.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E.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82.主治阳明腑实而兼气血不足证的方剂是:

A.济川煎

B.温脾汤

C.黄龙汤

D.麻子仁丸

E.增液承气汤


83.主治肠胃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方剂是:

A.济川煎

B.温脾汤

C.黄龙汤

D.麻子仁丸

E.增液承气汤


84.方中配桔梗意在宣肺气,通肠腑的方剂是:

A.五仁丸

B.济川煎

C.黄龙汤

D.温脾汤

E.麻子仁丸


85.方中配升麻意在升清阳,有欲降先升之妙的方剂是:

A.五仁丸

B.济川煎

C.黄龙汤

D.温脾汤

E.麻子仁丸


86.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包括:

A.大黄、细辛

B.芍药、枳实

C.人参、附子

D.大戟、甘遂

E.当归、厚朴


87.温脾汤的组成药物中包括:

A.大黄、细辛

B.芍药、枳实

C.人参、附子

D.大戟、甘遂

E.当归、厚朴


88.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包括:

A.大黄、细辛

B.芍药、枳实

C.人参、附子

D.大戟、甘遂

E.当归、厚朴


89.属于润下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大黄附子汤

C.济川煎

D.黄龙汤

E.十枣汤


90.属于温下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大黄附子汤

C.济川煎

D.黄龙汤

E.十枣汤


91.属于攻补兼施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大黄附子汤

C.济川煎

D.黄龙汤

E.十枣汤


92.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二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人参、大枣、甘草、生姜、半夏

B.人参、大枣、甘草、黄芩、半夏

C.柴胡、大枣、甘草、黄芩、半夏

D.柴胡、大枣、生姜、黄芩、半夏

E.黄连、大枣、干姜、黄芩、半夏


93.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二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人参、大枣、甘草、生姜、半夏

B.人参、大枣、甘草、黄芩、半夏

C.柴胡、大枣、甘草、黄芩、半夏

D.柴胡、大枣、生姜、黄芩、半夏

E.黄连、大枣、干姜、黄芩、半夏


94.防风通圣散的功用是:

A.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B.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C.泻下逐水,疏风发表

D.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E.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95.疏凿饮子的功用是:

A.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B.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C.泻下逐水,疏风发表

D.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E.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96.逍遥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A.肝肾阴虚,肝气不舒

B.土虚木乘,肝脾不和

C.中气虚弱,寒热互结

D.外受风邪,内有蕴热

E.肝郁血虚,脾虚


97.痛泻要方主治证的病机是:

A.肝肾阴虚,肝气不舒

B.土虚木乘,肝脾不和

C.中气虚弱,寒热互结

D.外受风邪,内有蕴热

E.肝郁血虚,脾虚


98.半夏泻心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肝肾阴虚,肝气不舒

B.土虚木乘,肝脾不和

C.中气虚弱,寒热互结

D.外受风邪,内有蕴热

E.肝郁血虚,脾虚


99.主治伤寒少阳证的方剂是: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蒿芩清胆汤

D.防风通圣散

E.半夏泻心汤


100.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是: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蒿芩清胆汤

D.防风通圣散

E.半夏泻心汤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业咨询 论文咨询
    微信客服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