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2年春学期《城市防灾》在线平时作业2【标准答案】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毕业论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发布时间:2022/3/4 11:04:50来源:admin浏览: 56 次

《城市防灾》在线平时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爆炸事故可分为()和化学性爆炸两种。

A.锅炉爆炸

B.气体爆炸

C.粉尘爆炸

D.物理性爆炸


2.以下不属于城市自然灾害的是:()

A.城市气象灾害

B.城市洪水灾害

C.城市生物灾害

D.化学灾害


3.常用的医疗急救电话为:()

A.110

B.120

C.112

D.119


4.现场安全避难与疏散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保护方案。一般地,发生如下情况时应组织疏散:()

A.大量物品长时间的泄漏;

B.蒸气云迅速移动、扩散;

C.天气状况促进气体快速扩散;

D.泄漏容易控制。


5.事故现场急救的三大步骤不包括:()

A.紧急呼救

B.判断伤情

C.记录、通报伤情

D.救护


6.防护行动是为预防或尽可能减小人员接触危险物质或事故危害的应急行动,如果不采取防护行动,就可能造成伤害。这些行动不包括:()

A.搜寻和营救行动;

B.医疗救治;

C.疏散;

D.避难;


7.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8.震级2~4级的地震为:()

A.微震

B.破坏性地震

C.有感地震

D.大地震


9.下列哪项不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A.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

B.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

C.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D.理清责任,便于查找最终责任人


10.中源地震是指地震的震源深度为:()

A.0~70km

B.70~300km

C.300~500km

D.300~700km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包括:()

A.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

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60dB、夜间40Db

C.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

D.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


12.应急预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A.科学性。

B.实用性。

C.权威性。

D.灵活性


13.1997年7月29日,原化学工业部发出了《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化督发[1997]459号)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其主要内容包含:()

A.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分布图;

B.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C.事故的处置;

D.现场医疗救护.


14.城市防洪的特点包括:()

A.城市中房屋密集,道路硬化,改变了洪水汇流规律

B.城市化的结果也造成了“热岛效应”,气温上升,减少了暴雨出现的概率和强度

C.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发展公路交通,往往把原来的河沟堵塞,排洪断面缩小

D.城市中更易排洪


15.以下属于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是:()

A.地下水异常

B.生物异常

C.气象异常

D.电磁异常


16.沙尘暴的危害包括:()

A.A人畜死亡

B.建筑物倒塌

C.农业减产

D.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17.我国城市灾害的特点有:()

A.灾害种类多

B、灾害连发性强

C、灾害扩散性强、发展速度快、频次高

D、灾害危害面广、破坏性大

B.灾害种类多

B、灾害连发性强

C、灾害扩散性强、发展速度快、频次高

D、灾害危害面广、破坏性大

C.灾害种类多

B、灾害连发性强

C、灾害扩散性强、发展速度快、频次高

D、灾害危害面广、破坏性大

D.灾害种类多

B、灾害连发性强

C、灾害扩散性强、发展速度快、频次高

D、灾害危害面广、破坏性大


18.以下属于缓发性自然灾害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过量水土流失

C.大气污染

D.瘟疫


19.常见爆炸事故类型有:()

A.气体燃爆

B.油品爆炸

C.粉尘爆炸

D.纤维爆炸


20.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特点有()

A.它们的发生都带有一定的突然性,运动速度快而且持续时间短。

B.频繁在全球各地发生且其发生的具体位置很容易确定。

C.会在同一地点重复出现。

D.一次性释放的能量量级高,对局部具有摧毁性的破坏力。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可以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适当成本费用。()


22.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


23.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轻后重、先急后缓”的原则,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


24.噪声是一种主观评价标准,即一切影响他人的声音均为噪声,无论是音乐或者机械声。 ()


25.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放射性物质污染等都属于城市环境公害。()


26.地震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直接原因和次生原因两个方面。其中此生原因主要是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据统计,由它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要占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大约95%。()


27.一旦发现有出血现象时,要快速用止血带对伤者进行止血。()


28.突发性自然灾害一般不会在同一地点反复出险。()


29.地震发生后,保持清醒的头脑,震时就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这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30.爆炸事故都是意外的、突发的、猝不及防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极其严重,而且是多人同时遇难,需要全体动员紧急救护,减少伤亡和损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业咨询 论文咨询
    微信客服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