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毕业论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发布时间:2022/2/13 20:41:51来源:admin浏览: 88 次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儒家的创始人是(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答案:C


2.儒家学派认为人道、天道的本质是( )。

A.仁

B.义

C.礼

D.诚

答案:D

b39d27eb1d3795fe3f91043d38888a1.png

3.在先秦诸子中,( )对生死的态度,是最为达观的。

A.老子

B.韩非子

C.孔子

D.庄子

答案:D


4.孔子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 ).

A.智商

B.年龄

C.才能

D.品德

答案:D


5.( )是最早提出天命气质人性论的理学家。

A.张载

B.王安石

C.老子

D.荀子

答案:A


6.(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A.圣人

B.真人

C.仙人

D.至人


7.早在先秦时期,()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8.儒学的独尊,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性的统一。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孔子


9.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10.( )认为 ,以欲利之心和聪明睿智为内涵的天性 ,集中地表现为人心。

A.荀子

B.老子

C.孔子

D.韩非子


11.张载把人性视为( ),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A.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B.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静止与运动的统一


12.张载强调人当克服气质之偏,道德修养的关键就是要( )。

A.注重学习

B.变化气质

C.维持平衡

D.人性本善


13.秦汉之际,()成书,标志着作为日后中国伦理精神生长的元典和本体的《四书》伦理体系事实上已经形成。

A.《论语》

B.《礼记》

C.《大学》

D.《孟子》


14.行是知功的思想是从 ()开始的。

A.孔子

B.老子

C.朱熹

D.王夫之


15.孝”产生于处理家庭人伦关系的需要,( )是孝道的奠基者。

A.孟子

B.韩非子

C.孔子

D.王安石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6.孟子把勇分为( )。

A.大勇

B.士君子之勇

C.血气之勇

D.意气之勇


17.道家学派的人格理想是宗( )。

A.圣人

B.真人

C.仙人

D.至人


18.儒家学派直接指明了“德治”是最根本的治国之道,其理由包括( )。

A.道德是国家的根本

B.道德是获取民心的良方

C.道德能成人之美

D.道德不值一文


19.苟子的义利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荀子崇尚礼义但不排斥功利

B.认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C.合于礼者为义

D.尧舜尚不能去掉人的利欲追求


20.告子( )的思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人性问题,并获得了自己独到的认识。

A.“生之谓性”

B.“性无善无不善”

C.“性相近,习相远”

D.“尽心、知性 、知天”


21.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是( )。

A.孟轲学派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荀况学派


22.孟子提出的“君子有三乐”是指( )。

A.天伦之乐

B.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C.南面而乐

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3.关于安仁乐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安仁乐道是由孔子开创的

B.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

C.这里的道特指人道

D.这里的乐道是指人达到与道为--的境界而享有的精神之乐


24.以下关于风俗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风俗,从词义上说,是一种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

B.风俗是由客观现实的、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但反过来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C.风俗的好坏与否对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世界上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华民族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自己特色的风俗习惯


25.孟子有“四端”之说,所谓“四端”即四种心,以下选项属于“四端”的有( )。

A.恻隐之心

B.辞让之心

C.是非之心

D.仁义之心


三、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26.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更包括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更必须保持和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 ( )


27.在治国问题上,传统道德思想史上有依靠 刑政 还是依靠 德政 两种主张的争论。


28.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然而他们都是为仁义道德寻找根据,其根本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教人为善。( )


29.王阳明提出了“ 知行合一 ”的命题。


30.老子认为,现实的所谓道德圣人,是真正愚民的象征。


31.人生哲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思想关系,它所研究的是思想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即人生普遍的根本的规律。 ( )


32.韩非子认为,从君王到庶民,义成为人们思想行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33.孔子所说的“忠”主要是指 君臣 关系,其中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34.孔子是最早提出义利命题的思想家。


35.据《孝经》记载,对于社会风气,孔子已经提出“ 移风易俗 ”这一命题,只是未作具体论述。


36.孔子提出的“ 谦而善下 ”观点是执政者应该必备的品德。


37.人生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人生观。


38.墨子最早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39.荀子第一次提出“无为”或“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


40.仁爱思想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41.人生哲学是以一定的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认识人生问题的,是哲学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化。( )


42.在认为法制必须有道德相配合这一点上,其实法家与儒家在认识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43.“成仁取义”作为儒家所信奉的操守意识,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践履和传颂。


44.“百忍成金,唾面白干”是奴性意识的表现。


45.秦汉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道德孕育形成时期。( )


46.孟子强调,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善性,培养内在的善端,扩充天生的良心,使自己成为高尚仁德的人。( )


47.苏轼把风俗比着国家的 元气 。


48.“苦乐不入于心”,这是儒家的人生态度。


49.荀子把仁义礼法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


50.李贽的尊德性的重点在于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价值。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业咨询 论文咨询
    微信客服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