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答案请加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作业、离线作业、毕业论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治疗学B》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
1.治疗心悸的主要处方除厥阴俞和心俞外,还有:
A.肾俞 太溪 膻中 三阴交
B.膈俞 脾俞 通里 足三里
C.间使 神门 巨阙 膻中
D.神门 内关 巨阙 通里 膻中
E.肺俞 尺泽 丰隆 通里
答案:D
2.郄会配穴治疗咳血顿作的组穴是:
A.孔最 阴郄
B.中府 尺泽
C.膻中 孔最
D.膈俞 孔最
E.肺俞 中府
答案:D
3.下列五输穴中,除哪个穴外,都是本经的母穴:
A.膀胱经的昆仑
B.大肠经的曲池
C.小肠经的后溪
D.胃经的解溪
E.胆经的侠溪
答案:A
4.咳嗽咯痰色黄,身热,头痛,口干,咽喉肿痛,脉浮数,苔薄黄,针刺可用:
A.肺俞 尺泽 大椎 曲池 足三里
B.肺俞 太渊 章门 太白 丰隆 水分
C.尺泽 少商 合谷 肺俞 列缺
D.肺俞 列缺 中府 太渊 大椎 曲池
E.肺俞 中府 列缺 膻中 丰隆
答案:D
5.《灵枢?经脉》所说“灸之”适用于:
A.寒证
B.虚证
C.陷下证
D.实证
E.不盛不虚之证
答案:C
6.邻近取穴是指:
A.在距离病痛部位比较近的部位取穴
B.在阳性反应点取穴
C.离开压痛点取穴
D.远离病痛的部位取穴
E.不在病变的经脉取穴
7.证见头痛,肢楚,鼻塞流涕,咽痒咳嗽,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宜选用:
A.迎香 风池 外关 丰隆 鱼际 合谷
B.大椎 曲池 合谷 十宣 颊车 鱼际
C.大椎 曲池 合谷 外关 十宣 鱼际
D.太阳 肺俞 陶道 丰隆 支正 风池
E.大椎 列缺 风池 合谷 外关 风门 肺俞
8.胁痛选下列哪组穴位为佳:
A.中脘 神阙 足三里 三阴交
B.下脘 章门 天枢 胃俞
C.中脘 天枢 内庭 足三里
D.期门 支沟 阳陵泉 太冲
E.上脘 建里 关元 气海 三阴交
9.下列五输穴中“荥”穴的五行属“火”的是:
A.内庭
B.液门
C.二间
D.前谷
E.少府
10.三叉神经痛的眼部痛的病属:
A.足阳明经
B.手阳明经
C.手太阳经
D.足太阳经
E.足太阴经
11.用五输穴中“病时间时甚”者,应该选用:
A.输穴
B.经穴
C.井穴
D.荥穴
E.合穴
12.头晕目眩而兼四肢乏力,面色晄白,心悸失眠,脉微细者,除选风池,头维、太阳、悬钟之外,还应加:
A.中脘 内关 解溪
B.气海 血海 足三里
C.肝俞 行间 侠溪
D.百会 前顶 曲池
E.百会 太阳 列缺
13.根据异经子母补泻法,肝经的实热证,当泻:
A.少府
B.大敦
C.行间
D.曲泉
E.神门
14.取关元、三阴交、带脉、中极、次髎、白环俞可用来治疗哪型带下病:
A.肾阴亏虚
B.肝郁脾虚
C.脾虚湿困
D.湿热下注
E.肾阳不足
15.中风中脏腑脱证宜取:
A.手三阴经穴为主
B.任督脉经穴为主
C.任脉经穴为主
D.足三阴经穴为主
E.手三阳经穴为主
16.女患,53岁。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肝俞 鱼际 侠溪 阴陵泉 少商
B.中府 丰隆 肺俞 太渊 尺泽
C.列缺 合谷 行间 章门 尺泽
D.肺俞 中府 列缺 合谷 行间 鱼际
E.肝俞 肺俞 太渊 章门 少商
17.肾虚腰痛时可选用下列哪穴隔附子饼灸:
A.曲池
B.委中
C.悬钟
D.命门
E.太溪
18.关于崩漏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肾阳亏虚者,针用补法,酌情用灸
B.崩漏的主要病机是带脉损伤,不能固摄
C.血热内扰者,针用泻法
D.主穴是关元、血海、三阴交、隐白 膈俞
E.以足太阴经的腧穴为主
19.气滞血瘀的头痛的最适宜的刺法是:
A.补泻兼施 留针
B.泻法
C.泻法 留针
D.泻法 加灸
E.泻法 点刺出血
20.两膝关节痠痛,重着不移,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可取用:
A.足三里 商丘 犊鼻 肾俞 关元
B.阳陵泉 犊鼻 梁丘 膈俞 血海
C.犊鼻 梁丘 大椎 曲池 阳陵泉 膝阳关
D.环跳 悬钟 阳陵泉 犊鼻 膝阳关
E.阳陵泉 膝阳关 犊鼻 阴陵泉 足三里
21.气血不足的崩漏宜选:
A.三阴交 血海 隐白 膈俞 中极
B.三阴交 血海 隐白 曲池
C.三阴交 脾俞 血海 足三里 隐白
D.肾俞 关元 子宫 三阴交
E.肾俞 关元 子宫 地机
22.肾虚型耳鸣耳聋,治疗时除选主穴外,还可加用:
A.太冲 丘墟
B.少商 上星
C.三阴交 太冲
D.外关 合谷
E.肾俞 关元
23.月经40天左右1次,色暗有块,量少,行经时小腹冷痛,舌苔薄白,脉沉紧。针灸时选:
A.命门 肾俞 关元 足三里 大赫
B.关元 三阴交 地机 十七椎 水道
C.中极 合谷 血海 行间 三阴交
D.脾俞 肾俞 气海 足三里 交信
E.带脉 白环俞 气海 三阴交
24.用灸法矫正胎位,成功率最高的妊娠月份是:
A.妊娠5个月
B.妊娠8个月以上
C.妊娠7个月
D.妊娠6个月
E.妊娠3个月
25.小儿脾胃不和之厌食除选用主方外,可加用:
A.内关 太冲
B.脾俞 胃俞
C.内庭 三阴交
D.内关 公孙
E.丰隆 太白
26.治疗风热犯表的瘾疹时,除曲池、血海穴外,宜选用:
A.肾俞 太溪
B.委中 昆仑
C.行间 侠溪
D.大椎 风门
E.合谷 外关
27.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膈俞及阿是穴宜治疗下列哪型胃痛:
A.肝气犯胃
B.脾胃虚寒
C.瘀血停滞
D.寒邪犯胃
E.食积伤胃
28.男患,40岁。早晨起床后感觉颈肩部疼痛,颈部不能左右回顾和向两侧偏斜,除取大椎、阿是穴外,还应加:
A.后溪 中渚 阳陵泉
B.悬钟 后溪 风池 肩井
C.天府 天柱 天鼎 养老
D.外劳宫 小海 天井
E.肩贞 会宗 风府 曲池
29.面瘫的常用刺灸方法为:
A.补法加灸
B.泻法不灸
C.初期补法 后期泻法
D.泻法加灸
E.针灸并用 平补平泻
30.治疗湿热瘀滞型痔疮时,除取承山、飞扬、二白外,还应加:
A.天枢 会阳 曲池 承山 三阴交
B.长强 会阳 会阴 三阴交 大肠俞
C.秩边 会阴 曲泽 阴陵泉 关元
D.百会 长强 三阴交 会阳 阴陵泉
E.阑尾 天枢 大肠俞 足三里 次髎
31.下列哪项是肝气郁结之胁痛的临床表现:
A.胸胁刺痛 固定不移
B.胁肋胀痛,得嗳气则舒
C.纳呆 厌食油腻
D.咽干口燥 两目干涩
E.胸胁隐痛 绵绵不已
32.治疗水肿的阳水除取肺俞、水道、水分外,还应加用:
A.合谷 外关 尺泽 三焦俞 阴陵泉
B.脾俞 列缺 足三里 委中 阴陵泉
C.关元 归来 阴陵泉 合谷 天枢
D.列缺 合谷 三焦俞 委阳 阴陵泉
E.中脘 气海 足三里 关元 肾俞
33.黄疸甚者可加用下列哪个穴位退黄:
A.腕骨
B.内庭
C.中脘
D.大椎
E.脾俞
34.男患,22岁。头痛,以后头部为主,阵阵发作,痛如锥刺,时有胀痛,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
A.通天 头维 太冲 合谷 内庭
B.百会 通天 行间 阿是穴
C.天柱 风池 后溪 申脉 昆仑
D.头临泣 目窗 前顶 阿是穴
E.上星 头维 合谷 阿是穴
35.痫病夜间发作针照海是由于:
A.清心宁神
B.肾经腧穴
C.补气养血
D.滋阴益肾
E.照海通于阴跷
36.呕吐的基本治则是:
A.消食导滞 降逆止呕
B.疏肝理气 降逆止呕
C.理脾和胃 降逆止呕
D.温中散寒 降逆止呕
E.温养脾胃 降逆止呕
37.治疗乳痈见乳房胀痛甚者,宜取:
A.合谷 太冲
B.内庭 曲池
C.内关 行间
D.外关 曲池
E.少泽 足临泣
38.胃脘灼痛,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除选用中脘、内关、足三里外,还可加用:
A.太冲 期门 梁丘 脾俞
B.胃俞 脾俞 三阴交 血海
C.神阙 气海 脾俞 三阴交
D.梁门 建里 下巨虚 天枢
E.梁丘 膈俞 阴陵泉 下脘
39.治疗气阴两虚的肺痨时除选肺俞外,还宜加用:
A.太渊 膏肓 三阴交 足三里 膻中
B.尺泽 肺俞 太渊 列缺 太溪 鱼际
C.太渊 尺泽 鱼际 足三里 风池
D.膏肓 大椎 脾俞 天突 中脘 足三里
E.膏肓 大椎 中府 尺泽 太渊 足三里
40.关于治疗疔疮的禁忌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疔疮红肿发硬时,手术切开
B.疔疮初起,加衣饱暖,勿受风寒
C.疔疮初起、挤压或针挑
D.疔疮初起,局部针刺
E.治疗同时食用鱼虾等发物
41.下列属于表里经配穴的是:
A.尺泽 曲泽
B.中脘 胃俞
C.膻中 膈俞
D.中府 肩髃
E.劳宫 涌泉
42.阳经五输穴所属五行顺序是:
A.木水金火土
B.金水木火土
C.木火土金水
D.金木水火土
E.火土金水木
43.治疗中风中脏腑闭证属风火闭窍宜取:
A.少阴经经为主
B.任脉督脉经穴为主
C.督脉心包经穴为主
D.厥阴阳明经为主
E.手三阳经穴为主
44.治疗乳房疾病以什么配穴方式最为常用:
A.俞募配穴
B.远近配穴
C.上下配穴
D.表里配穴
E.同名经配穴
45.下列哪项不是带状疱疹的好发部位:
A.三叉神经分布区域
B.肋间神经分布区域
C.颈神经分布区域
D.股神经分布区域
E.腰神经分布区域
46.下列各穴,既是脾之募穴,又是脏的会穴的是:
A.章门
B.中脘
C.巨阙
D.期门
E.梁门
47.女患,40岁。呕吐清水,胃部不适,食久乃吐,喜热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脉迟。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公孙 胃俞
B.外关 大椎
C.肝俞 太冲
D.肾俞 太溪
E.次醪 血海
48.挑刺治疗麦粒肿宜在何处寻找淡红色疹点或敏感点:
A.腰1~4
B.腰骶部
C.胸8~12
D.胸1~7
E.颈1~4
49.所属经脉属水,“五行输”也属水的穴位是:
A.复溜
B.至阴
C.太溪
D.委中
E.阴谷
50.女患,46岁。素体不健,近日因劳累头晕目眩,失眠,纳少乏力,动则心悸,面白少泽。舌淡脉弱。治宜以:
A.滋补肝肾,育阴潜阳为主
B.调理脾胃,补益气血为主
C.温补肾阳为主
D.培补脾肾为主
E.运脾化痰为主
51.按“原络配穴法”,小肠经先病,心经后病,当取:
A.神门 支正
B.腕骨 偏历
C.腕骨 通里
D.腕骨 内关
E.神门 列缺
52.按补母泻子的原则,肺经实证宜用:
A.太渊 太白 阴谷 复溜
B.尺泽 间使 复溜 阳陵泉
C.太渊 太溪 尺泽 复溜
D.经渠 尺泽 二间 阴谷
E.复溜 阴谷 曲泉 曲泽
53.治疗阴虚火旺的失眠不寐,除用神门、内关、百会、安眠穴之外,还可加用:
A.心俞 脾俞 三阴交
B.心俞 胆俞 丘墟
C.行间 太冲 风池
D.太溪 太冲 涌泉
E.中脘 丰隆 内庭
54.男患,45岁。胃脘灼痛,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除选用中脘、内关、足三里外,还可加用:
A.太冲 期门 梁丘
B.神阙 气海 脾俞
C.胃俞 太溪 三阴交
D.梁门 建里 下巨虚
E.梁丘 膈俞 阴陵泉
55.治疗咳嗽,宜选:
A.手太阴和肺俞募穴为主
B.手太阴与足阳明经为主
C.手阳明与肺俞募穴为主
D.足太阴与手阳明经为主
E.手足三阴经为主
56.呃逆的基本病机为:
A.胃火上逆
B.肝郁化火
C.肺失宣降
D.气逆动膈
E.痰浊阻滞
57.男患,68岁。下午外出散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目合口张,鼻鼾息,微,遗尿,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背俞穴 灸法
B.足阳明经穴 灸法
C.任脉经穴 灸法
D.督脉经穴 灸法
E.足厥阴经穴 针刺用泻法
58.治疗气滞血瘀型痔疮时,除取承山、飞扬、二白外,还应加:
A.天枢 会阳 曲池 承山 三阴交 次髎
B.长强 会阳 会阴 三阴交 大肠俞
C.百会 长强 三阴交 会阳 阴陵泉 气海
D.秩边 会阴 曲泽 阴陵泉 关元
E.白环俞 膈俞 百会 长强 会阳
59.艾灸矫正胎位宜首选:
A.督脉的命门穴
B.任脉的关元穴
C.足少阴肾经涌泉穴
D.足太阴脾经的隐白穴
E.足太阳膀胱经至阴穴
60.女患 31岁。右侧牙痛剧烈龈肿,伴口臭,口渴,大便3日未行,舌苔黄,脉洪。治疗除取颊车、下关穴外,还应加:
A.合谷 内庭
B.外关 风池
C.太冲 曲池
D.太溪 行间
E.中渚 养老
61.高热伴有肌肤丹痧加用:
A.大椎 风门 列缺
B.血海 膈俞 委中
C.曲泽 委中 神门
D.大椎 丰隆 列缺
E.大椎 合谷 人中
62.月经不调,一般分为:
A.经乱 痛经 经早
B.经漏 经迟 经早
C.经迟 经闭 经乱
D.经早 经迟 经乱
E.经早 经闭 经迟
63.关元、气海、血海、中极、行间宜用来治疗哪型恶露不绝:
A.寒邪外袭
B.气虚失摄
C.血热内扰
D.气血瘀滞
E.肝气郁结
64.多饮、多尿,口干舌燥,烦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时除选用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外,还可加用:
A.内庭 中脘
B.地机 照海
C.复溜 太冲
D.太渊 少府
E.光明 心俞
65.肾气不足的小儿遗尿宜选:
A.肾俞 中极 水道 水分
B.肾俞 命门 膀胱俞 中极
C.肾俞 太溪 三阴交 关元
D.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关元 肾俞
E.中极 曲骨 阴陵泉 三阴交 肾俞
66.《灵枢?经脉》所说“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陷下证
B.虚证
C.实证
D.寒证
E.不盛不虚之证
67.湿热下注的癃闭最佳选穴为:
A.阴谷 三焦俞 中极 委阳
B.膀胱俞 中极 气海 血海
C.太冲 合谷 中极 归来
D.膀胱俞 中极 阴陵泉 三阴交
E.关元 命门 膀胱俞 肾俞
68.治疗肝气郁结的郁病取下列哪条经脉为主?
A.手少阴和足厥阴经
B.手少阴和手厥阴经
C.手少阴和足厥阴经
D.足厥阴和手厥阴经
E.足厥阴和足少阳经
69.中暑伴有手足抽搐者,加用:
A.曲池 大椎
B.水沟 十宣
C.太冲 阳陵泉
D.关元 气海
E.中脘 公孙
70.下列不属于同名经配穴的是:
A.后溪 昆仑
B.合谷 内庭
C.耳门 听会
D.肩髃 肩髎
E.神门 太溪
71.治疗肾阳不足型的带下病时, 除选关元、三阴交、带脉、白环俞外,还应加:
A.次髎 中极 阴谷
B.肾俞 阴谷 阴陵泉
C.气海 脾俞 三阴交
D.关元 照海 命门
E.肾俞 太溪 命门
72.在特定穴中,能“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的穴位是:
A.下合穴
B.输穴
C.原穴
D.合穴
E.郄穴
73.女患 38岁。患水肿病半年余,见面浮身肿,按之凹陷难起,肿势时起时消,尿少色清,便溏,喜暖畏寒。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针灸主方基础上应加用:
A.关元 气海 足三里
B.气海 三焦俞 足三里
C.肺俞 合谷 人中
D.脾俞 肾俞 阴陵泉
E.梁丘 中脘 丰隆
74.男患 47岁。下肢弛缓无力1年余,肌肉明显萎缩,功能严重受限,并感麻木,发凉,腰痠,头晕,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A.督脉经穴
B.少阳经穴
C.太阳经穴
D.阳明经穴
E.厥阴经穴
75.中风属痰火闭窍除用水沟、十宣、内关外,还应配用:
A.合谷 百会 太冲
B.下关 合谷 风池
C.合谷 太冲
D.天突 丰隆
E.涌泉 大椎
76.关于痹症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痛痹加肾俞、关元
B.可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
C.肢体关节肌肉酸痛
D.肢体关节屈伸不利或灼热、肿大
E.热痹针灸并用,泻法
77.下列哪项是肝气犯胃之胃痛的临床表现:
A.胃脘胀满而痛
B.胃脘隐隐作痛
C.胃脘灼痛
D.胃痛暴作,畏寒喜暖
E.胃脘刺痛
78.干咳嗽少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消瘦,苔薄黄,脉细数。针刺可用:
A.肺俞 尺泽 大椎 曲池 百会
B.肺俞 太渊 章门 太白 丰隆
C.尺泽 少商 合谷 肺俞 列缺
D.肺俞 列缺 合谷 肾俞 太溪
E.肺俞 中府 列缺 膻中 丰隆
79.三棱针点刺耳尖、委中、太阳适用于感冒的:
A.邪盛体虚
B.风寒证
C.风热证
D.暑湿证
E.鼻塞流涕
80.治疗气滞血瘀的痛经通常选用下列那组穴进行理气化瘀:
A.脾俞 隐白
B.气海 命门
C.太冲 合谷
D.大敦 行间
E.胃俞 足三里
81.主客配穴法中的“主”是指:
A.主病经的原穴
B.主病经的络穴
C.与主病经相表里的经的原穴
D.主病经的募穴
E.与主病经相表里的经的募穴
82.风热感冒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的穴位是:
A.少冲
B.商阳
C.少商
D.少海
E.少泽
83.气滞血瘀引起的闭经,治疗时应选用:
A.气海 血海 行间 三阴交
B.中极 关元 命门 合谷 太冲
C.中极 关元 地机 合谷 太冲
D.中极 三阴交 合谷 太冲 交信
E.三阴交 合谷 太冲 归来
84.在针灸治疗原则中,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阳证多属实热针可用泻法
B.阴证多属虚寒针可用补法
C.阳证属实热者针宜浅刺
D.阴证多属虚寒可用灸法
E.阴证多属虚寒针可刺出血
85.颈项强痛取养老、悬钟属于什么配穴?
A.左右配穴
B.俞募配穴
C.原络配穴
D.郄会配穴
E.本经配穴
86.大椎、曲池、血海、风门适宜治疗哪一类型的瘾疹?
A.血虚风燥
B.风寒束表
C.风热犯表
D.肠胃实热
E.阴虚阳亢
87.惊恐伤肾的阳痿的治疗是以:
A.足太阴经和足少阴经腧穴为主
B.督脉腧穴为主
C.任脉腧穴为主
D.任脉和督脉腧穴为主
E.足太阳经和足少阴经腧穴为主
88.根据子母补泻法,足临泣穴可用来治疗:
A.三焦经虚证
B.心经虚证
C.小肠经实证
D.肝经实证
E.肾经实证
89.关于腰痛的治疗叙述错误的是:
A.委中是常用穴
B.以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穴为主
C.针灸并用,泻法治疗
D.瘀血腰痛加膈俞活血化瘀
E.可加用灸法治疗
90.治疗漏肩风的特殊刺法是:
A.条口透承山
B.丘墟透照海
C.曲池透臂臑
D.外关透内关
E.合谷透后溪
91.下列属于俞募配穴法的是:
A.心俞 大陵
B.肾俞 京门
C.肝俞 太冲
D.脾俞 地机
E.肺俞 膻中
92.治疗遗精属于心脾两虚者,除选用肾俞、关元、三阴交外,还可加用:
A.肾俞 复溜 中极
B.次髎 关元 神门
C.脾俞 心俞 足三里
D.次髎 会阴 志室
E.三阴交 关元 复溜
93.治疗中消时除选用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外,还可加用:
A.内庭 中脘
B.地机 照海
C.复溜 太冲
D.太渊 少府
E.光明 心俞
94.闭经时选合谷、三阴交相配,其配伍作用是:
A.行气活血 化瘀通经
B.调畅冲任 调理胞宫气血
C.调理肝脾肾
D.疏通经络 调理胞宫气血
E.温通经络 调理胞宫气血
95.肝火灼肺的咳嗽除取主穴外,宜加:
A.天突 列缺
B.鱼际 孔最
C.行间 鱼际
D.少商 尺泽
E.廉泉 太渊
96.女患,45岁。失眠2年,经常多梦少寐,入睡迟,易惊醒,平常遇事惊怕,多疑善感,气短头晕,舌淡,脉弦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肝俞 间使 太冲
B.脾俞 胃俞 足三里
C.心俞 胆俞 丘墟
D.心俞 厥阴俞 脾俞
E.心俞 肾俞 太溪 足三里
97.呕吐与下列哪些脏腑病变相关:
A.胃肺肾
B.胃肺脾
C.胃肝脾
D.脾胃大肠
E.胃大小肠
98.食滞胃脘的胃痛以取下列哪组穴为宜:
A.中脘 足三里 内关 梁门 建里
B.中脘 胃俞 足三里 内关
C.下脘 期门 足三里 内关 梁门
D.神阙 足三里 内关 公孙
E.中脘 合谷 支沟 曲池 商阳
99.关于治疗黄疸说法错误的是:
A.阳陵泉疏调胆腑
B.阳黄加中脘、足三里
C.阴陵泉健脾利湿,令湿邪从小便而出
D.至阳宣通阳气以化湿退黄
E.热甚者加大椎
100.小儿急惊风伴有痰热内蕴宜选用下列哪组穴位:
A.大椎 筋缩
B.大椎 曲池
C.水沟 中冲
D.中脘 丰隆
E.外关 风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