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北京中医药大学《刺法灸法学B》平时作业5(标准答案)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毕业论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发布时间:2021/12/10 10:24:44来源:admin浏览: 91 次

需要答案请加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作业、离线作业、毕业论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刺法灸法学B》平时作业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上面那种情况属于皮肤针的强刺激:

A.局部稍红

B.局部稍痛

C.局部红晕较明显

D.应用中等叩刺的力量

E.局部隐隐出血

答案:E


2.《内经》当中的放血排脓的刺法是:

A.关刺

B.短刺

C.阴刺

D.分刺

E.大写刺

答案:E


3.《内经》当中的深刺类的刺法是:

A.关刺

B.短刺

C.阴刺

D.分刺

E.大写刺

答案:B


4.要想获得较大的刺激量:

A.下插时用力大,速度快 ,上提时用力轻,速度慢

B.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用力轻,操作时间短等来实现

C.上提时用力重,速度快,下插时用力轻,速度慢。

D.提插幅度小,频率快 ,用力轻,操作时间长等来实现

E.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用力重,操作时间长等来实现

答案:E


5.提插泻法:

A.下插时用力大,速度快 ,上提时用力轻,速度慢

B.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用力轻,操作时间短等来实现

C.上提时用力重,速度快,下插时用力轻,速度慢。

D.提插幅度小,频率快 ,用力轻,操作时间长等来实现

E.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用力重,操作时间长等来实现

答案:C


6.耳穴的内生殖器分布在:

A.对耳屏

B.耳甲腔

C.耳甲艇

D.对耳轮

E.三角窝


7.耳穴的腰骶椎分布在:

A.对耳屏

B.耳甲腔

C.耳甲艇

D.对耳轮

E.三角窝


8.在肌肉比较薄紧的部位进针时常用:

A.舒张进针

B.夹持进针

C.提捏进针

D.单手进针

E.爪切进针


9.在肌肉比较松弛的部位进针时常用:

A.舒张进针

B.夹持进针

C.提捏进针

D.单手进针

E.爪切进针


10.当针下得气后,用特定的方法使针感向病所传导扩散的方法称:

A.得气法

B.行针法

C.行气法

D.守气法

E.飞法


11.当针下得气后,通过各种方法使针下经气勿散失的方法称:

A.得气法

B.行针法

C.行气法

D.守气法

E.飞法


12.针在穴内,运针、出针感到困难应考虑为:

A.断针

B.滞针

C.针刺后遗感

D.弯针

E.晕针


13.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等应考虑为:

A.断针

B.滞针

C.针刺后遗感

D.弯针

E.晕针


14.《内经》中的浅刺疾出,以取皮气,与肺相应的刺法是:

A.经刺

B.短刺

C.关刺

D.合谷刺

E.半刺


15.《内经》中的刺分肉间,一针多向斜刺,治疗肌肉痹证,与脾相应的刺法是:

A.经刺

B.短刺

C.关刺

D.合谷刺

E.半刺


16.耳穴的心分布在:

A.对耳屏

B.耳甲腔

C.耳甲艇

D.对耳轮

E.三角窝


17.耳穴的盆腔分布在:

A.对耳屏

B.耳甲腔

C.耳甲艇

D.对耳轮

E.三角窝


18.《内经》当中的直刺、深刺至骨骼的刺法,适用于肾与骨骼及深部的疾病的刺

A.关刺

B.九刺的输刺

C.阴刺

D.十二刺的输刺

E.五刺的输刺


19.《内经》当中的直刺深刺得气后,将针慢慢退出,从阴引阳以清热泻实的刺法

A.关刺

B.九刺的输刺

C.阴刺

D.十二刺的输刺

E.五刺的输刺


20.应用电针时,患者会产生适应,可采用:

A.间歇通电法

B.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

C.使患者出现酸胀感

D.缩短通电的时间

E.电针仪在使用之前,首先将强度电钮调至“0”位


21.使用电针最应该注意的是:

A.间歇通电法

B.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

C.使患者出现酸胀感

D.缩短通电的时间

E.电针仪在使用之前,首先将强度电钮调至“0”位


22.具有逐瘀散结、清热解毒作用的拔罐法是

A.水罐

B.走罐

C.针罐

D.药罐

E.刺络拔罐


23.具有按摩刮痧作用的拔罐方法是:

A.水罐

B.走罐

C.针罐

D.药罐

E.刺络拔罐


24.九针当中的针身最长,用于深刺,主治深邪远痹的针具是:

A.员针

B.锋针

C.长针

D.大针

E.毫针


25.九针当中的针尖如挺,其锋微圆,主治水肿,大气不过关节,后人用作火针的针具是:

A.员针

B.锋针

C.长针

D.大针

E.毫针


26.中暑时常用:

A.委中穴泻血法

B.刺络拔罐法

C.挑刺法

D.十二井穴点刺法

E.散刺法


27.中风昏迷时常用:

A.委中穴泻血法

B.刺络拔罐法

C.挑刺法

D.十二井穴点刺法

E.散刺法


28.直刺捻转进针,直达深层,得气后将针快速左右摇动,如手摇铃,边摇边提针 的方法称:

A.苍龟探穴

B.青龙摆尾

C.阴中隐阳

D.龙虎交战

E.白虎摇头


29.将穴位分浅、深两层,先在深层紧提慢按6数,再在浅层紧按慢提9数的先泻 后补的方法称:

A.苍龟探穴

B.青龙摆尾

C.阴中隐阳

D.龙虎交战

E.白虎摇头


30.与大小肠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耳甲艇

B.耳甲腔

C.对耳屏

D.耳轮

E.耳垂


31.与眼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耳甲艇

B.耳甲腔

C.对耳屏

D.耳轮

E.耳垂


32.当针下不得气时,可把针提至浅层,改变方向,前后左右反复搜索,直到得气。 此称:

A.搜气法

B.逼针法

C.补法

D.守气法

E.按截法


33.当针刺得气后,用押手按压在腧穴的上方(或下方),刺手指向相反方向,进行 提插捻转,促使经气向该方向传导,此称:

A.搜气法

B.逼针法

C.补法

D.守气法

E.按截法


34.先凉泻后热补治疗先热后寒的方法是指:

A.进气法

B.阳中隐阴

C.凉泻法

D.龙虎交战

E.阴中隐阳


35.在深层实施补法后卧针,使针感传导的方法是指:

A.进气法

B.阳中隐阴

C.凉泻法

D.龙虎交战

E.阴中隐阳


36.《内经》当中的浅刺类的刺法是:

A.分刺

B.巨刺

C.输刺(五刺)

D.浮刺

E.远道刺


37.《内经》当中的深刺类的刺法是:

A.分刺

B.巨刺

C.输刺(五刺)

D.浮刺

E.远道刺


38.将穴位分浅、深两层,先在浅层紧按慢提9数,再在深层紧提慢按6数的先补 后泻的方法称:

A.苍龟探穴

B.青龙摆尾

C.阳中隐阴

D.龙虎交战

E.进气法


39.将针刺入穴位后,先退至浅层,然后更换针尖的方向,前后左右多向透刺,浅、 中、深三层逐步加深,目的是向不同的方向寻找最佳针刺针感,或加大刺激量 以加强得气感,此称:

A.苍龟探穴

B.青龙摆尾

C.阳中隐阴

D.龙虎交战

E.进气法


40.针刺过程中,如果… ,容易出现晕针:

A.病人劳累、饥饿或体弱时

B.病人在留针时移动体位,或针柄受到碰撞

C.针具质量欠佳,尤其是针根与针身的连接处有损伤

D.针尖带钩

E.医生行针手法过重,或持续单向捻转


41.针刺过程中,如果… ,容易出现滞针:

A.病人劳累、饥饿或体弱时

B.病人在留针时移动体位,或针柄受到碰撞

C.针具质量欠佳,尤其是针根与针身的连接处有损伤

D.针尖带钩

E.医生行针手法过重,或持续单向捻转


42.脑源性疾病最好选用:

A.灯火灸

B.温针灸

C.毫针

D.头针

E.皮内针


43.慢性反复发作性顽固性疾病最好选:

A.灯火灸

B.温针灸

C.毫针

D.头针

E.皮内针


44.医生在进针后专心体察针下得气情况,及时施行补泻手法,此称:

A.守神

B.针感

C.守气

D.搜气

E.得气


45.患者宁神静意,精神专一,体会针感,专注病所。此称:

A.守神

B.针感

C.守气

D.搜气

E.得气


46.耳穴的胃分布在:

A.耳甲腔

B.耳舟

C.耳甲艇

D.耳轮脚的消失处

E.三角窝


47.耳穴的心分布在:

A.耳甲腔

B.耳舟

C.耳甲艇

D.耳轮脚的消失处

E.三角窝


48.〈内经〉当中的多针刺,中脉出血,属于:

A.齐刺

B.扬刺

C.络刺

D.经刺

E.豹纹刺


49.《内经》当中的正中先刺1针,然后上下左右各刺1针,治疗面积大而浅的寒

A.齐刺

B.扬刺

C.络刺

D.经刺

E.豹纹刺


50.丹毒可采用的拔罐法是:

A.水罐

B.走罐

C.闪罐

D.药罐

E.刺络拔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业咨询 论文咨询
    微信客服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