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答案请加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作业、离线作业、毕业论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刺法灸法学B》平时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
1.首提“烧山火”的方法的著作:
A.《内经》
B.《外台秘要》
C.《针灸大全》
D.《难经》
E.《五十二病方》
答案:C
2.全面总结上古以来刺法与补泻法的著作:
A.《内经》
B.《针灸大成》
C.《针灸甲乙经》
D.《难经》
E.《五十二病方》
答案:A
3.全面总结明朝以来的针灸方法的著作
A.《内经》
B.《针灸大成》
C.《针灸甲乙经》
D.《难经》
E.《五十二病方》
答案:B
4.刺入穴位的主要部位:
A.针尖
B.针身
C.针尾
D.针根
E.针柄
答案:B
5.持针的主要部位:
A.针尖
B.针身
C.针尾
D.针根
E.针柄
答案:E
6.临床最常用的毫针长度为:
A.长25─75mm
B.长25─45mm
C.长75─100mm
D.长125─180mm 长15─25mm
E.长15─5mm
7.临床上用于环跳穴的毫针长度多为:
A.长25─75mm
B.长25─45mm
C.长75─100mm
D.长125─180mm 长15─25mm
E.长15─5mm
8.纸垫练针法主要练习:
A.指力和捻针法
B.针刺补泻法
C.进针法
D.出针法
E.针刺提插捻转及进出针等的基本手法
9.棉团练针法主要练习:
A.指力和捻针法
B.针刺补泻法
C.进针法
D.出针法
E.针刺提插捻转及进出针等的基本手法
10.行针的基本手是:
A.捻转法
B.夹持法
C.烧山火法
D.刮法
E.震颤法
11.长针进针时常用:
A.捻转法
B.夹持法
C.烧山火法
D.刮法
E.震颤法
12.毫针的基本手法:
A.循法
B.夹持法
C.舒张法
D.提插法
E.爪切法
13.毫针的辅助手法:
A.循法
B.夹持法
C.舒张法
D.提插法
E.爪切法
14.当针刺得气时,医生手下应有:
A.沉、紧、涩、滞的感觉
B.病人的头部有凉、热、痒、重的感觉
C.穴位局部的酸、麻、胀、重的感觉
D.局部肌肉一过性瘫痪
E.特殊的痛感
15.当针刺得气时,病人应有:
A.沉、紧、涩、滞的感觉
B.病人的头部有凉、热、痒、重的感觉
C.穴位局部的酸、麻、胀、重的感觉
D.局部肌肉一过性瘫痪
E.特殊的痛感
16.提插补法:
A.反复重提轻插,上提时用力小,速度慢,下插时用力大,速度快
B.反复重提轻插,上提时用力大,速度快,下插时用力小,速度慢
C.反复重插轻提,下插时用力大,速度快,上提时用力小,速度慢
D.反复重插轻提,上提时用力大,速度快,下插时用力小,速度慢
E.反复重提轻插,上提时用力小,速度快,下插时用力大,速度快
17.提插泻法:
A.反复重提轻插,上提时用力小,速度慢,下插时用力大,速度快
B.反复重提轻插,上提时用力大,速度快,下插时用力小,速度慢
C.反复重插轻提,下插时用力大,速度快,上提时用力小,速度慢
D.反复重插轻提,上提时用力大,速度快,下插时用力小,速度慢
E.反复重提轻插,上提时用力小,速度快,下插时用力大,速度快
18.呼吸补泻法的补法为:
A.患者呼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B.医生呼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C.患者呼气时进针、运针,医生吸气时退针、出针
D.患者吸气时进针、运针,呼气时退针、出针
E.医生吸气时进针、运针,患者吸气时退针、出针
19.呼吸补泻法的泻法为:
A.患者呼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B.医生呼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C.患者呼气时进针、运针,医生吸气时退针、出针
D.患者吸气时进针、运针,呼气时退针、出针
E.医生吸气时进针、运针,患者吸气时退针、出针
20.针刺过程中,如果容易出现断针
A.医生行针手法过重,或持续单向捻转
B.病人劳累、饥饿或体弱时
C.病人在留针时移动体位,或针柄受到碰撞
D.针具质量欠佳,尤其是针根与针身的连接处有损伤
E.针尖带钩
21.针刺过程中,如果容易出现血肿
A.医生行针手法过重,或持续单向捻转
B.病人劳累、饥饿或体弱时
C.病人在留针时移动体位,或针柄受到碰撞
D.针具质量欠佳,尤其是针根与针身的连接处有损伤
E.针尖带钩
22.针身与皮肤呈90度称:
A.直刺
B.沿皮刺
C.斜刺
D.平刺
E.横刺
23.针身与皮肤呈45度称:
A.直刺
B.沿皮刺
C.斜刺
D.平刺
E.横刺
24.属于非艾灸类的灸法是:
A.隔姜灸
B.灯火灸
C.温针灸
D.雷火针
E.附子灸
25.属于艾条灸的是:
A.隔姜灸
B.灯火灸
C.温针灸
D.雷火针
E.附子灸
26.属于针加灸的是:
A.隔姜灸
B.灯火灸
C.温针灸
D.雷火针
E.天灸
27.属于艾炷间接灸的是:
A.隔姜灸
B.灯火灸
C.温针灸
D.雷火针
E.天灸
28.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杀虫作用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雷火针
E.隔豆豉灸
29.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作用: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雷火针
E.隔豆豉灸
30.属于悬起灸的是:
A.雀啄灸
B.隔蒜灸
C.化脓灸
D.雷火针
E.隔豆豉灸
31.属于实按灸的是:
A.雀啄灸
B.隔蒜灸
C.化脓灸
D.雷火针
E.隔豆豉灸
32.怀孕妇女不宜灸:
A.腰骶部
B.手足部
C.颜面五官
D.后背部
E.上肢部
33.不宜直接灸的部位是:
A.腰骶部
B.手足部
C.颜面五官
D.后背部
E.上肢部
34.点燃艾条后在穴位上方上下移动的施灸方法是:
A.雀啄灸
B.温和灸
C.化脓灸
D.灯火灸
E.回旋灸
35.点燃艾条后在穴位上方前后左右移动的施灸方法是:
A.雀啄灸
B.温和灸
C.化脓灸
D.灯火灸
E.回旋灸
36.利用温热与负压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是:
A.艾灸
B.电热
C.按摩
D.针刺
E.拔罐
37.利用温热与药物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是:
A.艾灸
B.电热
C.按摩
D.针刺
E.拔罐
38.具有逐瘀散结、清热解毒作用的拔罐法是
A.刺络拔罐
B.水罐
C.走罐
D.针罐
E.药罐
39.具有按摩刮痧作用的拔罐方法是:
A.刺络拔罐
B.水罐
C.走罐
D.针罐
E.药罐
40.适用于局部淤血明显的部位的拔罐法是
A.刺络拔罐
B.水罐
C.走罐
D.闪罐
E.药罐
41.适用于痛点明显或留罐困难的部位拔罐法是:
A.刺络拔罐
B.水罐
C.走罐
D.闪罐
E.药罐
42.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多点放血的方法称:
A.散刺法
B.泻血法
C.刺络拔罐法
D.挑刺法
E.点刺法
43.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质的方法称:
A.散刺法
B.泻血法
C.刺络拔罐法
D.挑刺法
E.点刺法
44.中暑时常用:
A.散刺法
B.委中穴泻血法
C.刺络拔罐法
D.挑刺法
E.十二井穴点刺法
45.中风昏迷时常用:
A.散刺法
B.委中穴泻血法
C.刺络拔罐法
D.挑刺法
E.十二井穴点刺法
46.应用挑刺法,最好选…进行挑刺:
A.局部痛点
B.四肢末端的井穴
C.大血管
D.病灶局部
E.色素斑
47.应用点刺法,最好选…进行针刺:
A.局部痛点
B.四肢末端的井穴
C.大血管
D.病灶局部
E.色素斑
48.上面那种情况属于皮肤针的弱刺激:
A.局部隐隐出血
B.局部稍红
C.局部稍痛
D.局部红晕较明显
E.应用中等叩刺的力量
49.上面那种情况属于皮肤针的强刺激:
A.局部隐隐出血
B.局部稍红
C.局部稍痛
D.局部红晕较明显
E.应用中等叩刺的力量
50.治疗原理是:刺激皮部,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
A.拔罐法
B.艾灸法
C.毫针法
D.电针法
E.皮肤针疗法
51.治疗原理是:利用负压和温热的作用,调节脏腑经络功能
A.拔罐法
B.艾灸法
C.毫针法
D.电针法
E.皮肤针疗法
52.火针在胸背部刺针深度一般为:
A.1-2分
B.12-15分
C.2-5分
D.1-2寸
E.5厘米
53.火针在四肢部刺针深度一般为:
A.1-2分
B.12-15分
C.2-5分
D.1-2寸
E.5厘米
54.应用电针时,患者会产生适应,可采用:
A.采用间歇通电法
B.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
C.使患者出现酸胀感
D.延长通电的时间
55.使用电针最应该注意的是:
A.采用间歇通电法
B.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
C.使患者出现酸胀感
D.延长通电的时间
56.九针当中的针身最长,用于深刺,主治深邪远痹的针具是
A.毫针
B.员针
C.锋针
D.长针
E.大针
57.九针当中的针尖如挺,其锋微圆,主治水肿,大气不过关节,后人用作火针的针具是
A.毫针
B.员针
C.锋针
D.长针
E.大针
58.九针当中的针尖锐利,三面有锋棱,最早的放血工具是
A.员利针
B.毫针
C.锋针
D.铍针
E.大针
59.九针当中的长4寸,形如剑,锋利,用于切开排脓的针具是
A.员利针
B.毫针
C.锋针
D.铍针
E.大针
60.九针当中刺入泻水的针具是
A.员针
B.毫针
C.长针
D.铍针
E.大针
61.九针当中推拿按摩的针具是
A.员针
B.毫针
C.长针
D.铍针
E.大针
62.《内经》当中的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的刺法是
A.巨刺
B.经刺
C.分刺
D.毛刺
E.远道刺
63.《内经》当中的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刺法是
A.巨刺
B.经刺
C.分刺
D.毛刺
E.远道刺
64.《内经》中的浅刺疾出,以取皮气,与肺相应的刺法是
A.半刺
B.经刺
C.短刺
D.关刺
E.合谷刺
65.《内经》中的刺分肉间,一针多向斜刺,治疗肌肉痹证,与脾相应的刺法是
A.半刺
B.经刺
C.短刺
D.关刺
E.合谷刺
66.《内经》当中的直刺、深刺至骨骼的刺法,适用于肾与骨骼及深部的疾病的刺法是
A.五刺的输刺
B.关刺
C.九刺的输刺
D.阴刺
E.十二刺的输刺
67.《内经》当中的直刺深刺得气后,将针慢慢退出,从阴引阳以清热泻实的刺法是
A.五刺的输刺
B.关刺
C.九刺的输刺
D.阴刺
E.十二刺的输刺
68.〈内经〉当中属于5支针同刺的刺法是
A.报刺
B.扬刺
C.赞刺
D.齐刺
E.傍针刺
69.《内经》当中属于3支针同刺的刺法是
A.报刺
B.扬刺
C.赞刺
D.齐刺
E.傍针刺
70.〈内经〉当中的正入1针,傍入2针
A.傍针刺
B.齐刺刺
C.扬刺
D.络刺
E.经刺
71.〈内经〉当中的正入1针,傍入4针
A.傍针刺
B.齐刺刺
C.扬刺
D.络刺
E.经刺
72.将穴位分浅、深两层,先在浅层紧按慢提9数,再在深层紧提慢按6数的先补后泻的方法称
A.进气法
B.苍龟探穴
C.青龙摆尾
D.阳中隐阴
E.龙虎交战
73.将针刺入穴位后,先退至浅层,然后更换针尖的方向,前后左右多向透刺,浅、中、深三层逐步加深,目的是向不同的方向寻找最佳针刺针感,或加大刺激量以加强得气感,此称
A.进气法
B.苍龟探穴
C.青龙摆尾
D.阳中隐阴
E.龙虎交战
74.将穴位分浅、深两层,先在深层紧提慢按6数,再在浅层紧按慢提9数的先泻后补的方法称
A.白虎摇头
B.苍龟探穴
C.青龙摆尾
D.阴中隐阳
E.龙虎交战
75.直刺捻针进针,直达深层,得气后将针快速左右摇动,如手摇铃,边摇边提针的方法称
A.白虎摇头
B.苍龟探穴
C.青龙摆尾
D.阴中隐阳
E.龙虎交战
76.左转与右转反复交替进行,具有通经止痛的作用称
A.子午捣臼
B.白虎摇头
C.青龙摆尾
D.赤凤迎源
E.龙虎交战
77.提插捻转相结合,具有导引阴阳之气,补泻兼施,适宜水肿、气胀等
A.子午捣臼
B.白虎摇头
C.青龙摆尾
D.赤凤迎源
E.龙虎交战
78.属于透刺表里经穴位的透穴针刺法是
A.阳白透鱼腰
B.攒竹透印堂
C.地仓透颊车
D.合谷透劳宫
E.内关透外关
79.属于透刺本经穴位的透穴针刺法是
A.阳白透鱼腰
B.攒竹透印堂
C.地仓透颊车
D.合谷透劳宫
E.内关透外关
80.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外耳门
B.耳甲艇
C.耳甲腔
D.对耳屏
E.耳轮
81.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外耳门
B.耳甲艇
C.耳甲腔
D.对耳屏
E.耳轮
82.耳穴的内生殖器分布在
A.三角窝
B.对耳轮
C.耳甲腔
D.耳甲艇
E.耳轮
83.耳穴的腰骶分布在
A.三角窝
B.对耳轮
C.耳甲腔
D.耳甲艇
E.耳轮
84.耳穴的胃分布在
A.三角窝
B.耳甲腔
C.耳舟
D.耳甲艇
E.耳轮脚的消失处
85.耳穴的心分布在
A.三角窝
B.耳甲腔
C.耳舟
D.耳甲艇
E.耳轮脚的消失处
86.四肢部位的穴位每穴注射剂量一般为
A.1-2毫升
B.20-50毫升
C.0.5-0.8毫升
D.0.1-0.3毫升
E.200毫升
87.耳穴每穴注射剂量一般为
A.1-2毫升
B.20-50毫升
C.0.5-0.8毫升
D.0.1-0.3毫升
E.200毫升
88.臀部的穴位应用穴位注射时,每穴注射剂量一般为
A.2-5毫升
B.20-50毫升
C.0.3-0.5毫升
D.0.02-0.05毫升
E.200毫升
89.面部的穴位应用穴位注射时,每穴注射剂量一般为
A.2-5毫升
B.20-50毫升
C.0.3-0.5毫升
D.0.02-0.05毫升
E.200毫升
90.针柄的末端部位:
A.针身
B.针尾
C.针根
D.针柄
E.针尖
91.毫针针具的规格主要根据…的粗细长短:
A.针身
B.针尾
C.针根
D.针柄
E.针尖
92.将穴位分浅、深两层,先在深层紧提慢按6数,再在浅层紧按慢提9数的先泻后补的方法称:
A.苍龟探穴
B.透天凉
C.阳中隐阴
D.龙虎交战
E.阴中隐阳
93.将针刺入穴位后,先退至浅层,然后更换针尖的方向,前后左右多向透刺,浅、中、深三层逐步加深,目的是向不同的方向寻找最佳针刺针感,或加大刺激量以加强 得气感,此称:
A.苍龟探穴
B.透天凉
C.阳中隐阴
D.龙虎交战
E.阴中隐阳
94.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杀虫作用
A.隔蒜灸
B.隔盐灸
C.雷火针
D.隔豆豉灸
E.隔姜灸
95.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作用:
A.隔蒜灸
B.隔盐灸
C.雷火针
D.隔豆豉灸
E.隔姜灸
96.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多点放血的方法称:
A.泻血法
B.刺络拔罐法
C.挑刺法
D.点刺法
E.散刺法
97.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质的方法称:
A.泻血法
B.刺络拔罐法
C.挑刺法
D.点刺法
E.散刺法
98.九针当中刺入留针,补益精气的针具是:
A.毫针
B.长针
C.铍针
D.大针
E.员针
99.九针当中可深刺,主治深邪远痹,善祛风的针具是:
A.毫针
B.长针
C.铍针
D.大针
E.员针
100.上面那种情况属于皮肤针的弱刺激:
A.局部稍红
B.局部稍痛
C.局部红晕较明显
D.应用中等叩刺的力量
E.局部隐隐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