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1秋《创造学》在线平时作业1(标准答案)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毕业论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发布时间:2021/9/10 21:31:46来源:admin浏览: 50 次

可做奥鹏院校所有作业,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296856541      微信:aopopengzs



《创造学》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创造活动的主体是( )

A.环境

B.动物

C.植物

D.人

答案:D


2.“思维表达上少有阻滞,反应敏捷,能在较短的时间表达出较多的信息”( )

A.思维的流畅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独特性

D.思维逆向性

答案:A


3.科学方法论的首倡者是:( )

A.黑格尔

B.亚里士多德

C.笛卡儿

D.康德

答案:C


4.物场分析法的首创者是:( )

A.奥斯本

B.鲁克

C.阿利特舒尔

D.艾曼贝尔


5.生物学家通过植物细胞中存在细胞核从而推断出动物细胞中也存在细胞核,运用的创造技法是:( )

A.类比创造法

B.移植创造法

C.归纳创造法

D.演绎创造法


6.在物场的三要素中,只知道两个物或知道一物一场的物场类型是:( )

A.完全物场

B.不完全物场

C.非物场

D.虚拟物场


7.构成某种事物的特性因子我们把他称之为:( )

A.形态

B.因素

C.部分

D.特征


8.观察的主体是指:( )

A.观察者

B.观察对象

C.观察结果

D.观察工具


9.布里尔利在废品中找到适合制造枪管的合金钢,发现“抗锈蚀物理效应”体现了下列那种方式对科学实验的作用:( )

A.创造才能

B.创造人格

C.创造思维

D."创造性观察"


10.以下哪句诗歌能反映出思维突变过程中,创造者在明朗阶段的心境( )

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创造性观察的技巧有:( )

A.洞察奇异

B.观察重复

C.精细观察

D.动态观察


12.演绎法的实现途径包括: ( )

A.公理演绎

B.规律演绎

C.假说演绎

D.类比演绎


13.观察星星要在晚上进行,观察企鹅的习性要到南极进行,是指( ):

A.观察时间和空间的确定

B.观察顺序的确定

C.观察对象的确定

D.观察目的的确定


14.创造环境包括:( )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宏观环境

D.微观环境


15.作文和论文评测方法的评分标准有:( )

A.流畅性

B.多样性

C.独创性

D.周全性


16.物场的类型包括:( )

A.完全物场

B.不完全物场

C.非物场

D.虚拟物场


17.对于创造性观念的加工中,属于实际操作加工的是()

A.实际比较

B.操作演算

C.行为探索

D.联想类比


18.创造的本质特征在于( )

A.目的性

B.新颖性

C.主观能动性

D.积极性


19.创造技法的依存性是指:( )

A.创造技法的有效应用必须一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依托

B.应用创造技法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支持

C.创造技法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D.创造技法的应用离不开创造主体的自身条件


20.下列属于特殊创造力的是:( )

A.从事音乐创作的节奏感、旋律感

B.从事机械设计的制图能力

C.从事文学创作的灵感

D.日常生活中必要的科学技能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21.产生创造行为的创造主体只能是单一的创造者。( )


22.社会科学领域不需要科学实验的帮助来进行理论创新。( )


23.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脑是处理表象信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接思维的中枢;右脑是处理语言信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辐合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


24.思维成果是人们脑力劳动的结晶,新的策划方略或设计方案,新问世的作品或产品,都是让人看得见的思维成果。( )


25.创造学是一门有具体物质系统研究对象的硬科学。( )


26.创造对象是创造主体借以展开创造活动的方法与条件。( )


27.所谓“创造性”,是独特性、非显而易见性、先进性等特征的概括,是区别于重复性劳动的标志。( )


28.创造才能中的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反映,是人们运用自己的治理和能力认识客观外界的结果。( )


29.在确定观察对象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观察对象的可观察性,二是要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 )


30.创造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以及物化劳动的结晶。(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业咨询 论文咨询
    微信客服扫一扫

    回到顶部